rss 会计问答 中华财会网
  • 首页
  • |
  • 会计从业资格
  • |
  • 初级会计职称
  • |
  • 中级会计职称
  • |
  • 高级会计师
  • |
  • 注册会计师
  • |
  • 注册税务师
  • |
  • 注评
  • |
  • 会计实务
  • |
  • 继续教育
  • |
  • 资讯
会计实务 | 税务实务 | 常见税种 | 财务制度范本 | 搜索
|中华财会网强力推荐:中华会计网校 免费注册享优惠 连续七天免费试听
首页 > 会计实务 > 会计实务 > 正文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
2012-05-06 22:43:39   来源:   

中华财会网校

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三种: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  (1)普通准备金  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


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三种: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

  (1)普通准备金

  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1%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普通准备金。由于普通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因此,普通准备金可以计入商业银行资本基础的附属资本,但计入的普通准备金不能超过加权风险资产的1.25%,超过部分不再计入。普通损失准备金是弥补贷款组合损失的一种总准备。普通损失准备金所针对的贷款内在损失是不确定的。因此,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弥补银行的未来损失。

  (2)专项准备金

  专项准备金是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别的贷款根据其内在损失程度或历史损失概率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专项准备金由于不具有资本的性质,不能计入资本基础,同时在计算风险资产时,要将已提取的专项准备金从相应的贷款组合中扣除。专项准备金反映的是贷款账面价值与实际评估价值的差额,或者说反映的是贷款的内在损失,不能再用于弥补银行未来发生的其他损失,其性质与固定资产折旧相同。

  (3)特别准备金

  特别准备金是针对贷款组合中的特定风险,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特别准备金与普通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不同,特别准备金不是商业银行经常提取的准备金。遇到特殊情况,商业银行才计提特别准备金。特别准备金是按照贷款内在损失计提专项准备金基础之上计提的。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如下:

         1.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基数

  普通准备金的计提基数有三种,一是选择以全部贷款余额作基数;二是为了避免普通准备金与专项准备金的重复计算,选择以全部贷款扣除已提取专项准备金后的余额为基数;三是选择以正常类贷款余额或者正常类贷款加上关注类贷款余额为基数。

  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简单地以各类不良贷款为基数,乘以相应的计提比例来计提专项准备金。对于大额的不良贷款,特别是大额的可疑类贷款,要逐笔确定内在损失金额,并按照这一金额计提;对于其他不良贷款或具有某种相同特性的贷款,则按照该类贷款历史损失概率确定一个计提比例,实行批量计提。

  特别准备金的计提基数为某一特定贷款组合(如特定国别或特定行业等) 的全部贷款余额。

  2.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比率

  普通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一般确定一个固定比例,或者确定计提比例的上限或下限。

  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比例:由商业银行按照各类贷款的历史损失概率确定。对于没有内部风险计算体系的银行,监管当局往往规定一个参考比例。

  特别准备金的计提比例:由商业银行或监管当局按照国别或行业等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





[强力推荐]1秒钟免费注册中华会计网校免费试听会计课程

相关热词搜索: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

上一篇:商业企业会员积分购物会计处理
下一篇: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收藏
频道总排行
  • 稳岗补贴会计分录怎么做
  •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
  • 辽宁省组织机构代码年度报告平
  • 社保减免会计分录怎么做
  • 宁波社会保险网上申报系统:h
  • 江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网上服务平
  • 2015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
  • 账龄分析怎么做
  • 汽车4S店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大
  • 新会计准则研发支出科目会计处

频道本月排行
  • 稳岗补贴会计分录怎么做
  • 社保减免会计分录怎么做
  • 个人所得税汇算退税审核不通过或者退税失败怎么办
  • 增值税9%税率有哪些
  • 宁波社会保险网上申报系统:http://shbxwsb.nbhrss.gov.cn:8080/sionline
  •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会计处理
  • 房产税计入管理费用还是营业税金及附加
  • 2019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是什么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中华会计网校 |
Powered by 中华财会网 V9.1.8 © 豫ICP备12007249号-1